close

       《那些我們沒談過的事》.jpg

      不知道為什麼,看完馬克‧李維《那些我們沒談過的事》一書後[1],想到的會是《飄》的結局,白瑞德在書卷末對郝思嘉近乎沉痛卻又深情的告白,然後仍舊是那似是毫不在乎,有些瀟灑不羈的自我嘲笑而離去。

      是因為驕傲吧,因為《飄》裡主角的驕傲矜持讓我在閱讀完後而聯想到。只不過《那些我們沒談過的事》裡的驕傲主角們,是一對失和將近二十年的父女。

      事實上,這兩天的所評論的書籍都是著重刻劃於親情衝突,老實說令人有些沉重。不知道為什麼我總覺得這類書籍應該可以歸於勵志心靈類,就是那種天生肢體障礙、或者是家境貧困、無以為繼的人,因為自身的努力勤勉、旁人的扶持鼓勵,而改變了原先不足於他人的部份,甚至得到超越他人的成就,如此這般的勵志書籍。

      這並非在戲謔調笑,而是十分嚴肅的看待後所得到的感想。

      家庭的一切,就如同溶於骨血中的基因,是人們永遠無法在出生前、或甫出生時選擇的。亦如同原罪般,遇到此類無法以一己之力解決的家庭紛爭齟齬時,在沒有行為能力時只有承受,在有感知能力時無從改變,在有獨立能力時只能逃離。

      而最終當然也有幸遇契機扭轉衝突的人們,因此自然就成了勵志故事。但也有力屈道窮、「機關算盡」卻無力可回天的必然悲劇。

      但我必須說馬克‧李維《那些我們沒談過的事》因為作者書寫筆法的幽默浪漫,致使原先是尖銳刺痛的家庭衝突轉化為夏日午後雨停時,調皮小童往路面的水漥裡用力跳躍,而將雨水噴濺到路過的自己,那種有些生氣又無奈的想笑情緒。書中人物的描繪也因作者看似不經意、實則工巧斟酌的用心,使得有如雨過天晴般的大地景色,鮮明生動。

      「『史坦利,我是在電腦上畫圖,不再用彩色筆啦!』

       『我最要好的女友描繪出許多動人有趣的人物,電腦不電腦,她還是繪畫家,可不是電腦繪圖書。妳真的是什麼事都要辯!』[2]

      「安東尼眼睛一直盯著電腦看,設法瞭解出現在螢幕上的指示。

       朱莉亞說:『你不是說你德語說的很流利嗎?』

      『說是說得很流利,讀和寫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再說這不是語言問題,而是我對這種機器完全不懂。』

      『你讓開!』朱莉亞一邊說,一邊站在電腦前面操縱鍵盤。

      她飛快地在鍵盤上敲打,搜尋器在螢幕上出現。她在搜尋列內輸入克納普的名字,接著她突然停止不動。

      『怎麼啦?』

      『我不記得他的姓,老實告訴你,我連克納普是他的名字還是他的姓都不知道。我們一直就是這樣稱呼他。』

      『你讓開!』他在克納普旁邊打上『記者』。[3]

      老實說,這兩段文字都讓我噗哧一笑,難抑其趣。但靜下心來深思,這兩大段的對話描述,其實說明出很多事實。

      像是主角朱莉亞‧華斯其實是個好強爭勝的個性派女孩,例如朱莉亞‧華斯其實和她的父親安東尼‧華斯非常相像,即使他們沒察覺到,或即使察覺到也不肯去承認面對。又例如朱莉亞身邊支持她的力量都是很強大的,對她的愛驅使帶領她走向未來,即使她是以跌跌撞撞的勢子去走著她的人生,但身邊的人從未真正放棄她、遺忘她。

      故事的情節其實並不複雜。一位即將步入禮堂的女子朱莉亞在結婚前四天收到久未聯絡的父親死亡的消息,於是舉行葬禮、取消婚禮。但她卻在一場午後意外收到一個包裹,裡面裝載的是和她父親本人一模一樣的精密機器人。這個機器人自述是父親生前所為她設計的一樣禮物,目的是為了再和自己心愛的女兒相處六天──

      「目的是讓我們能獲得我們一直缺少的那幾天,從永恆中偷幾個小時過來,目的是讓妳我兩人能夠一起分享那些我們從未說出來的話。[4]

      由這樣的開頭,徐徐道出父女之間失和的長久起因、最終衝突爆發的原因、以及幾乎讓朱莉亞花費掉一生氣力的熾熱戀愛。

      在這裡作者再度運用他的巧思,將朱莉亞回憶中與戀人的相遇相知、熱戀情事、以及分離隔閡、斷失連絡的種種往事猶如素描畫筆般,一筆一筆形容勾勒、立體鮮明起來。作者讓朱莉亞在異國街頭畫家攤位上,看到她的異國戀人素描畫象,剎那之間時間交錯、空間迅移、記憶紛飛、笑語湧現,而她全身顫慄、久久不止。

      原來,只是刻意放置在角落,而非遺忘。原來,只是刻意武裝自己,而非堅強。原來,只是不想沉溺於哀傷,而非放手。原來、原來,原來自己還想念著他。

      朱莉亞以好勝堅毅的睥睨姿態去面對她認為過於強勢冷漠、企圖操控她的父親。在不願與父親的戰爭中落敗,朱莉亞驕傲冷酷、並且努力維持住優雅的端凝行走,宛如嬌貴女王姿態般,不再回頭對自己人生中遺落的事物稍加停步留駐。也是因為如此,她努力投身於工作、努力去談場戀愛、努力去品味生活,一切的一切就是要表現出「她很好」!

      只是,在夜深人靜的孤獨時刻、在與好友相伴的交心時刻,她仍舊會落淚無助、仍舊會沉溺回憶、仍舊會怨懟父親。

      「朱莉亞,我們可以斥責我們的童年生活,可以不停控訴父母親造成我們痛苦的所有缺點,我們可以把生活的苦難,我們的脆弱和懦弱都歸咎到他們身上,但終歸究底,我們要對自己本身的生活負責任,我們成為自己決定想變成的人。再說,你要學著用另外一種角度看待妳的不幸,總有些家庭比妳的更壞。[5]

      朱莉亞的父親身為日理萬機的商業霸主,他以他在生意商場中的強勢魄力逼使自己女兒的戀情破裂。他的確有錯,他自己也意識到自己的錯,而他也的確得到必然的結局──女兒的永不原諒!

      但在這一場爭執中,他何嘗不也受到傷害?

      他擔心女兒身處於未來政局不明的國度會受到傷害,他擔心女兒所談的戀愛不過是一場激情下短暫情事,他擔心的更多的,其實是他害怕就此永遠失去她。

      仔細想想,我們不都常常是這樣。

      因為是自己最親近的人,所以對對方的牽絆是最深刻的,但是當這種關懷與擔憂要化作語言和行動時,卻往往會笨拙的帶來彼此之間的傷害,而使二方的距離更加拉遠。本能上認為對方應該會、也應該要體諒理解自己的苦心,卻忽略掉彼此是不同的個體,有著不同的意志思維,於是衝突發生、拉扯劇烈,而內心的疼痛挫折是強烈巨大到幾乎喘不過氣來,就連稍微起伏也都痛徹心扉。

      所以朱莉亞的父親後悔了,在生命的終端時後悔了。他知道傷害已經造成、韶光已經流逝、人事已經滄桑,即使他耗盡畢生財力也無法將彼此帶回到爭執的最初。所以,他決定給心愛女兒的最後禮物,是「選擇」。

      在決定未來伴侶的重要當下,他以強勢霸氣的迅雷姿態將女兒拉到馬路一旁,以乍似有些狡詐陰險、實則用意深厚的口氣,柔柔地問著這個他畢生喜愛的女孩:「妳看清楚了嗎?我的女兒,妳的選擇是什麼?」

      《那些我們沒談過的事》其實是一個用心良苦的父親在努力補償自己過去的錯誤,並且指引女兒找回人生方向的點滴紀事。他在簡短數天的相處,極力去了解女兒這十多年來的獨自生活,努力去解開彼此過往的心結誤會,溫柔去傾吐他和她的母親的過往一切,誠懇去接受聆聽女兒過去戀人的種種,並且奮力去幫助女兒完成她自己的選擇。

      所以我說朱莉亞是個幸運的人,她身邊的愛其實很多、而且很深、而且從未離開過。只要她肯放下驕傲的武裝、卸下疏離的矜持,她會得到愛她的人的誠懇告白,以及熱切回應。

      這或許也是作者想極力告訴我們的,過於強大的自衛和自尊是會逼離深愛自己的人兒,唯有坦白和毫無保留才能換取對方的真心及付出。而自己,才能得到真愛。

 

 


[1] 馬克‧李維(Marc Levy):《那些我們沒談過的事》,(台北:商周出版)。(此書為試讀本,故出版日期未定。)

[2] 同註1,頁1。

[3] 同註1,頁68。

[4] 同註1,頁14。

[5] 同註1,頁9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eadingfir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